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2016-02-28

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知道了柳比歇夫,以及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关于柳比歇夫生平的记载有很多,摘抄一小段: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柳比歇夫带留给人最大的财富,是他对时间的态度。他用笔纸永不停歇地记录时间,每一项小小成就上都留有时间的刻度,他就这样与时间为伴,以记录为乐,慢慢培养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可以说,柳比歇夫是一个时间玩家,大师级的。

为什么要记录时间?

把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地原谅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着自己的本子,发现今天做了很多事儿的话,一定会很开心。

记录时间要注意哪些细节?

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李敖的事件记录,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

如何开始培养记录时间的习惯?

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于是,我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项写在这些空白卡片上,随身携带。那段时间,我的口袋里有好几张卡片上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别忘了每天晚上记录时间开销!」

适合现代的时间记录法

上面两段是我抄来的,自己再加两句。

其实无论哪种时间记录法,方法都不复杂,难在坚持执行。所以要尽可能为记录这件事提供方便降低难度,而且一旦中断要能及时提醒以重回正轨。

现如今,纸笔可能已经不是最方便的记录工具了,不如手机和电脑离我们更近。所以不妨用手机和电脑代替笔纸,进一步降低动作门槛。

设置能在手机和电脑上弹出的提醒,在习惯尚未养成的阶段频繁轰炸。一旦懒癌复发,有机会可以重回正轨。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除了记录本身还包括统计分析、时间计划等等,这些工作的门槛较高,就不推荐了(要知道柳比歇夫可是个统计狂人和分类狂人!毫无人性啊~)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初始阶段先只做好记录足矣!不做记录其他的都无从谈起。所以先别分心!只记录!

至于记录的事情和时间要细到什么粒度,完全由着自己的喜好。做的事情可以写成「读书」也可以写「读《把时间当做朋友》并做笔记」。时间可以精确到10分钟也可以精确到1分钟。一切都随便你定,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没有理由不坚持。

![](/img/2016/lyubishchevs-time-log/lyubishchev.jpg) 柳比歇夫从不牺牲睡眠, 从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