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4
2021-03-14

自从写了长期主义这个话题,就特别留意一些类似的观点,例如这句话:

人的痛苦往往来源于想急切改变现状,但现状其实是改变不了的,因为现状是过去积累的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未来。

长期主义支持者的论调,往往高屋建瓴,闻着不免有一股鸡汤味。首先,长期主义有它的适用范围,没必要做任何事都和长期主义扯上关系。再者,就算干了所有鸡汤,成为长期主义的忠实信徒,也不一定能用的好。为什么?因为把长期主义运用到不同类型的事情上,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的心法,而这两种心法的差别之大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极端:被动类

被动类的典型是股票投资。方法较简单,前面三篇文章也讲过,就是没事别老动。小幼苗发芽的时候,如果老去动他,一会儿拔高一会儿扶正,肯定长不好。拿小幼苗生长作类比,从过程原因上讲未必恰当,但结果上看与股票投资殊途同归。

有个说法叫「慢变量」,是说它的变化很慢,往往跨越数年,但方向很坚定。例如新能源行业的兴起,例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慢变量变化的过程,就像小幼苗慢慢生长,我们用眼睛一直盯着不会起到任何帮助,如果着急去动它反而适得其反。

这也不让看、那也不让动,我们的精力该花在哪呢?花在慢变量的选择和确认上。只有选对,才敢在大家还没看懂之前就下注。只有阶段性地重新评估确认,长期持有才是坚定而不是任性。

第二个极端:主动类

主动类的典型是健身。健身这类事情的难点在于坚持。你的目标可能是一年内减重十斤。但这个目标在你平时训练的时候起不到帮助,甚至还会有反作用。

一想到锻炼了快一个月,体重没有丝毫变化,减十斤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一天的训练量说小也不小,那一大套动作,想起来就头疼。发现没有?目标给了我们压力,哪怕是一天的小目标,也会压的我们不想动弹。

怎么办呢?很简单,还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先把大大小小的目标全从脑袋里清空,不占用任何注意力。脑子空了,然后做加法。把任务拆分到不能再拆分为止,一天的锻炼目标,拆分成几组动作,每组拆分成若干次独立的动作,一般到这里就可以了。注意力集中于当前这一次动作,享受完成这一次动作的成就感,别的啥都不想。如果必要,甚至可以把一次动作拆分成几个动作步骤的分解。

总结

发现没,主动类和上面刚讲过的被动类完全是两个极端。被动类要求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目标上,不放任何一点在过程上。而主动类要求把注意力从目标上移开,全神贯注于当下这一次的过程细节上。

符合大家习惯的剧本是:长期主义是万法归一的大智慧,有且仅有一套心法,放之四海皆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养心,这样的鸡汤喝起来舒服。可当实际去做的时候,处处碰壁。就因为一般人想不到,到了操作层面,竟要区分不同的事情,使用两套完全不同的心法。真实世界就是这样,简单又复杂,统一又矛盾。到此为止,再多写也成鸡汤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