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急转弯
2022-12-14

在过去两周里,中国对新冠病毒的政策转了一个 180 度挝脖发卡弯。

两周前还是非必要不出小区,立刻变成非必要不做核酸,出乎所有人意料。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放松管控的政策出台,一天一个样。上街游行的人也换成了举着「要工作,要吃饭」的大白。

剧情如此大而迅速的反转,就连共存派的我,都觉得有些不适应。

今年 4 月的时候我还预测,要克服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以及动态清零政策的惯性,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没想到半个月就完成了。

快是快,急转弯也有代价。民众突然一天不得不直面病毒,是心存恐慌的。这恐慌并非空穴来风,就医难、买药难,患病后无法及时医治,的确让人不踏实。以前嘲笑国外面对新冠大流行时,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也终于轮到了我们自己。

为缓解医疗挤兑,国内专家开始发声说 99.5% 的人感染新冠无需就医。好吧,医院不去就不去,但是病患激增导致退烧药也买不到了,只能靠自身免疫力硬抗。

从动态清零到指数传播,让人觉得过去几年的抗疫如梦幻泡影,抗疫抗了个寂寞。

2020 年初疫情从武汉爆发时,是世界笑话中国。几个月后国内控制住了,国外蔓延开,中国笑话世界。2021 年出现了路线上的分离,国外越来越多的政府选择与病毒共存。对疫情一向谨慎的 WHO 在 2022 年 5 月呼吁中国放弃清零政策,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非但不听,反而愈发坚定的执行动态清零的政策,付出了巨大代价。

这次的突然放开,民众措手不及,政府也未做好充分准备,出台的对策,一个个全是应急措施,不能解决医疗资源不足这个根本问题。

如果政府预判到了目前北京的状况,相信会提前调集人力和医疗物资,给首都人民多一点安全感。中国不是没有这个能力,想想当年武汉。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次不像是做好了准备。

中国的国家机关,由高学历的人群组成,尤其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够做出改变,从宣传政绩导向、救火队员式的旧打法,变为民生数据导向、有长远规划的新打法。

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也发着低烧,工作状态很受影响,不过心态调整的不错。身边人接近一半都阳了。既然总要经历一遍,早完事早踏实。我是幸运的,身为青壮年,在家躺躺就行,家里老人不算老,小孩比我都壮,没啥好怕的。但中国那么大,一定会有身体不行的人,抗不过这波冲击。

三年了,该过去了。


关于这次的急转弯,马督工的一个视频讲的非常赞,也非常刚,有可能被下架的那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