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场上有个 35 岁现象,指的是人在 35 岁以后不容易找工作。
06 年底 07 年初的那个冬天,我在驾校学车。当时我大四还没毕业,一起学车的人中,有一个已经工作了的程序员。
这哥问我毕业后打算做什么,我说做程序员,他神色中流露出同情,劝了我两句。他说他虽然不到 30 岁,但也要为 30 岁以后做打算了,学车就是其中一手准备。
他说人到 30 岁以后就干不动程序了。说话时我打量着他,黑色休闲夹克,瘦巴巴的老爷们,脸上是想要逃离的表情。
十五年前,大家心中程序员的合理退役年龄是 30 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明显进步,提高到 35 岁了。照这个势头再努力十几年,提高到 40 岁不成为题。
有人说,你看国外,有很多五十多岁还在做程序员的,国内咋就不能呢?国情确实不一样。比如国内的新生力量很足,用年轻人有更高的性价比。再比如国内很多管理岗上的人也就刚刚 30 岁,还不太习惯管理比自己年长的人。
三四十岁找工作,管理岗太稀缺,基层岗又没人愿意用你,尴尬的卡在中间。我有一点理解了当年一起学车的瘦巴巴的老爷们脸上想要逃离的表情。
三四十岁的程序员,到底能不能用?不吹不黑的讲,能用,但要准备好接受降薪的现实。足球天才如梅西,到了 35 状态也不如前了。C 罗的身体多棒,训练又刻苦,37 岁也一样打不上主力。
那位说,程序员是脑力劳动,不能和体力劳动相提并论。但程序员这个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知识演进速度很快,新人的充沛时间和精力,在学习新知识上有天然的优势。我想起自己刚工作那会,天天在公司待到十一点多,有家有室的同事,六点就跟班车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在专业能力上我追赶上他们,你觉得需要多久?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侧重。没有家庭时,100%投入在工作上那叫拼搏向上。有了家庭后,100%投入在工作上那叫不顾家。所以很自然的,人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工作强度和生产力。
35 岁的人,未必比 25 岁的人有更高产出,但薪资可能是 25 岁人的 1.5 倍。雇主在考虑性价比之后所做的选择,就不难预料了。
从宏观经济看,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劳动力不足,中年劳动力应起到补位作用。让中年人有活干、干擅长的工作,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
从劳动者的视角看,中年人需要养家糊口,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年轻人更重。中年人可以没有高薪,但要能挣口饭吃。最好凭本事吃饭,不搞论资排辈。本事不如小年轻,那就接受更低的职级和薪资。大龄球员状态下滑后,和俱乐部续签合同时会降低薪资,这符合双方利益,否则球员只能离开,俱乐部也少了一个高性价比的球员。
道理都清楚,但早已固化的观念很难改变。和中年大叔大妈在一起工作,年轻人就是觉得别扭,你能怎么办呢?在工作方式上可能需要有新的探索。
不久前了解有一家远程办公的公司,在他们招人的文档里有这样一句话:
不看性别/年龄(这个也是反复和候选人说的,简历不要包含性别,年龄,和个人照片)
简直太赞,一下把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统统干掉。当大家都通过远程的方式协作,再加上虚拟形象和变声器的普及,就真的可以屏蔽掉所有这些无关乎工作、仅关乎私人的信息干扰。而那些极其关注他人的年龄性别和外貌的人,一定会找各种借口来阻止它的发生,没关系,只要完全的远程办公首先实现,在其基础之上,各种新工具、新习惯会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