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在上海的同学来北京,我们在北京的几个就借此机会聚了一下。
上次聚会记不清具体哪年了,反正是新冠疫情之前。三年疫情下来,大家的分化比上次聚会时要明显的多——体制内的人比体制外的人更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安全感。
体制外的人,在这个年纪还有份工作就不错了,但十年后甚至五年后,还能不能继续靠这个生活,自己真的说了不算,对未来没有掌控感。一个人如果对几年后的去向都不明了,很难有心情做人生的长远规划。
体制内的人也不用做长远规划,因为没那个必要。不久前看了一个关于人均收入的统计,体制内的收入已经是体制外的两倍了,差距在逐年拉大。所以别怪年轻人都一窝蜂往体制内挤,趋利避害有什么好奇怪的,反过来才奇怪。
我这个在上海的同学,是体制外混的最好的,经历了去年上海封城,刚一解封就毫不犹豫办了移民。如果他是体制内的,就不会这么做。一是没有意愿,因为移民后就无法继续享受体制内福利。二是可能也不具备条件,因为在某些岗位上,你的护照都由国家替你拿着,扣下了。
前些年见国内发展的好,还有同学想回国创业,这两年想必也看清形势了。尤其 2022 年发生的几件事,大家的信心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也难怪有条件的人会把移民海外作为一个备选,我十分理解,并替他感到开心。
我们之所以盼着祖国好,底层的逻辑是:祖国好了会让生活在这里的我们自己受益。因此个人利益才是根基,若个人利益受到侵害,大家怎么选择其实不难预测。
我们这次聚会的同学,只在高一同班过,高二文理分科我们班就被拆了,但大家一直没有散。我们这个班可能就是有点不一样,焕发着参差而原始的生命力。印象中我高一和同学都是说青岛方言,但高二分班后,新班级里都讲普通话。于是我也随大流说了普通话。但我很不习惯,因为之前只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讲普通话,生活中还真没讲过。
班上有一个同学,一听我讲普通话就难受,我能理解他,就像一个粗人突然开始拽文,我自己听了也难受。所以在他面前我就说青岛话,双语环境。
我们是 2003 年毕业的,如今已经 2023 年,过去了整整二十年。在座的这些同学基本都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轨道的不同造就了想法上的分歧,有在传统银行的,有要颠覆金融系统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你所在的利益阵营决定了你脑袋里的想法。
我这次和同学们聊的很开心。以前同学聚会我都不怎么说话,只顾低头捡好吃的。这次聚会回来,没记住吃了什么饭,记的都是同学们说的话。知道了我们当时的班主任,因私下开班教课,被学校开除了。知道了一个富二代同学换了老婆。知道一个美国留学的同学,回来中国两年后,又重返美国。
我这次和他们聊的比较开,可能是因为我没把自己放在某一个利益阵营里。于是觉得大家各自讲的都有道理,都挺好。
我在我现在的公司即将干满六年,领导和同事都对我很不错,但仍然缺乏身份认同。在之前的公司也一样,很难有归属感。见过太多人为自己的阵营摇旗呐喊,有万般皆下品惟有体制内的,也有要用加密货币推翻旧世界的。而我一直游离于利益集团之外,虽然赚不到大钱,但也难得人间清醒。或许这就是属于我的那条轨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