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ets
2023-04-14

过去一段时间,我几乎都被 AI 的各种消息包围着,时不时引发思考,其中有一些也许值得记录下来。

于是就记在 Twitter 上,有想法立刻就写,不费心遣词造句。这些想法大多永远只是想法,没有机会实践,甚至没有读者会看,但对我自己来说,将来回头看今天的想法,也是蛮好玩的一件事。

以下推特记录摘自 https://twitter.com/maintao

一个想法:把视频狠狠地有损压缩,只留下少量原始关键帧,将来要用的时候,再让 AI 去还原(压缩后的视频结合原始关键帧)。适用场景:视频很少会回看,对细节真实性要求不高

AI 时代技术选型的马太效应:应用广的技术地位会更稳固。选型需要评估学习成本、开发成本、维护成本。有了 AI 辅助,三者均有改变,于是新的问题是:选哪个,AI 能生成最详尽准确的代码,显然是 AI 最了解的那个,往往也就是应用最广泛的那个。

AI 发展太快让人不适应,人在找到新的骄傲之前,先失去了原有的骄傲。发展慢一些,有助于稳定人类的情绪。人类的情绪对 AI 来说,好比生态环境,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好生态。long live and prosper🌲

My bard 这句英文来自 My bad + Bard,使用场景是:直接用了 Bard 生成的答案却搞砸了,抱歉时使用这句话。 多出来的字母 r 提醒我们,Bard 完后一定要 ve(r)ify,不然 Bard 变 Bad。最后送一句谚语:Bard but verify.

未来,人类最重要的本领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人的本能重新得到赞美,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释放本能。

一个人死后,身上的原子假如随物质循环均匀散布在地球表面,每平方米会有约 137 万亿个原子(以 70 公斤体重算)。所以人死后会遍布世界,存在于花草、树木、雨和风。也许很难变成天上星辰,但一定能汇入大海,继续与生者相伴。

以前有人找我想做个程序,我都拒绝,理由是这东西门槛很低,不久满大街都是了。但我忽略了一个事实,满大街都是之前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我掌握了供给端,就会有一些机会,供需达到平衡的过程越久,机会越多。

对我来说 ChatGPT 最大的用处,是写那些别人不会认真看,于是我也不愿意认真写的东西。理想状态当然是不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一个字都不写。

为追求理性和效率而牺牲掉感性,尤其是感性中不严肃的部分,真的非常可惜。

用 AI 模拟已故之人的音容笑貌,是不可阻挡的刚需。在世的人也同样会被 AI 模拟。人类将以这种方式数字化永存。一个人留下越多数字内容,AI 模拟的就越接近真实。

和我交往之前,先和我的 AI 分身交往一段看看合不合适。

极端保守的策略是:对于你产生的数字内容仅记录但不分享,在有生之年保持你的稀缺性。死前上传所有数字内容,在数字世界永生。 开放的策略是:尽量多的产生数字内容并喂给 AI,看着它一点点变成你,你不担心,因为你才是这个开源项目的王。

END